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行业产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社会背景
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给排水工程是城市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保障型专业。
从市政给排水建设来看,面对全球性淡水资源短缺、水源污染加剧和我国水环境逐年恶化的严峻局面,水问题已为政府和媒介关注、民众关心的焦点。根据我国“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城镇污水处理工作,应在“十二五”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当前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激励约束机制日益完善、装备支撑显著增强、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加快推进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设施运营水平。“十三五”期间各项建设任务目标为:新建污水管网15.9万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规模4569万立方米/日,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2611万立方米/日,新建污泥处理处置规模518万吨(干泥)/年,新建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规模2675万立方米/日。此外,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海绵城市的发展,将推动市政工程特别是给排水专业进入新的上升发展期。
从建筑给排水建设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大体量、多功能、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对建筑给排水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出现越来越多的系统及功能要求。建筑给排水已由原来简单的房屋卫生设备设计演变为一个由生活给水、消防给水、直饮水、中水、热水、生活污水、生活废水、雨水排水及利用、冷却循环水、游泳池循环水、水景、水上游乐设施循环水、人防工程给排水等系统组成的相对完善的体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建筑节水设施建设、海水淡化与利用等新技术,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的小城镇及新农村建设将使得建筑给排水活动空间更为广阔、深入、普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这对建筑给排水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环境治理与保护来看,国家在2013年9月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2月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为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对工业废水处理、城镇生活废水处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船舶港口污染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预计将带动1.9万亿的投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要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另外,新修订的宪法明确提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被写入宪法。面向新时代新征程,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委实亟需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8年,全球建筑、市政工程、施工、基础设施进入新一轮迅猛发展和变革的浪潮中。我国水污染治理方面,专项资金将增至2万亿。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市政工程投资逐年增多,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各工业企业中需要大量的给排水工程专业人才来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行业背景
在我国水源污染加剧及水环境逐年恶化的大背景下,水问题已为政府和媒介关注、民众关心的焦点。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大量城市出现大体量、多功能、超高层建筑,这就对建筑给排水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智慧城市理念在全国的推行,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的城市污水处理综合运营管理平台以及智慧水务等信息化平台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对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企业用人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