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登上今日热搜榜首:11国发现80例猴痘确诊病例
今日热搜榜第一名:猴痘!短短一天时间,“猴痘”阅读量达到了惊人的2.5亿,而且数据还在不断地往上窜!在某博话题上,“猴痘”阅读量也达到了1.3亿,数千人在讨论“猴痘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流行病毒”。
浏览网页,大多数媒体都在转载一条来自世卫组织的消息:当地时间5月20日,世卫组织确认,包括美、英、加、意等国在内的11个国家和地区,已有80例猴痘确诊病例,还有50例待确认的病例。而且,随着监测范围的扩大,未来可能会发现更多确诊病例。
新冠还在肆虐,现在猴痘又来了!2022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猴痘是个什么鬼?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 MPXV ) 引起的传染病,可能发生在包括人类在内的某些动物身上。症状开始于发烧、头痛、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和感觉疲倦。紧随其后的是形成水泡和结痂的皮疹。从接触到出现症状的时间约为 10 天。症状持续时间通常为 2 至 4 周。
猴痘临床表现类似天花,但病情较轻。这种疾病由猴痘病毒造成,它属于一个包括天花病毒,并在天花疫苗中采用的病毒和牛痘病毒的病毒组。这种病毒可以通过直接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传染途径主要包括血液和体液。不过,猴痘的传染性远逊于天花病毒。
猴痘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至今还是一个谜,目前已知的是1958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实验室的猴子中首次发现。发现猴痘的科学家是丹麦病毒学家普雷本·冯·马格努斯。他首次将其鉴定为用作实验动物的食蟹猕猴的病原体,当时在用于研究的猴群中爆发了两次类似天花的疾病。
1970 年至 1979 年期间,全球近 50 例病例报告中,三分之二以上来自扎伊尔。其他病例来自利比里亚、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和塞拉利昂。到 1986 年,全球累计报告了 400 多例人类病例。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猴痘病毒的地域性很强,几乎都发生在非洲大陆。
第一次报告的非洲大陆以外的疫情还要追溯到差不多20年前,美国中西部的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和威斯康星州,在新泽西州出现过一次,疑似一只土拨鼠感染了一只进口的冈比亚袋鼠,没有发生死亡。
地域性很强的猴痘,这次为何全面开花?
先看一条外网消息:今天,美国政府刚刚执行了1300万支猴痘疫苗的采购订单。
在防疫新冠病毒上做得很糟糕的美国政府,这次在猴痘病毒上做得却非常超前,提前采购1300万支猴痘疫苗,难道这次他们有先见之明?这个本来就是“非洲限定”的病毒为何会在欧洲大陆上遍地开花?
去年11月份,美国疾控中心证实说,标注着“天花”和“牛痘”字样的小瓶是一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清理冷柜时偶然发现的。美国疾控中心将把这些可疑小瓶送往另一处设施进行检测。
据悉,这15个可疑小瓶是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附近美国默克制药公司的一个实验室被发现的,这处实验室主要从事疫苗研究。15个小瓶中的5个瓶身标注“天花”字样,另外10个瓶身标注“牛痘”字样。
那么,问题来了,40年前就已经被彻底消灭的天花病毒为何会存在?为何这个机构依然大量保存?
猴痘的病毒来自于猴子,蹊跷的是,今年1月份,美国“意外”地丢失了几只实验室使用的猴子!更蹊跷的是,一位美国妇女与猴子接触过之后便产生了症状!
这或许就是猴痘在欧洲大陆全面开花的真实原因?难怪美国政府这次会有先见之明,提前采购1300支猴痘疫苗!
如何预防猴痘?
相对于新冠病毒,猴痘病毒的传播能力要小得多,而且,猴痘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有限的,需要密切接触包括呼吸道分泌物或破损皮肤、受污染的物体。
世卫组织指出:与感染者的密切接触是感染猴痘的最大危险因素。
预防猴痘病毒,专家提出四点建议:
一、降低从动物传播到人的风险至关重要。有必要避免与啮齿动物及灵长类动物接触。此外,要限制直接接触动物血液和肉类,并在食用肉类前彻底煮熟。
二、必须确保减少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风险。避免与感染猴痘病毒的人进行密切的身体接触。感染者应在家中或医院进行隔离。
三、未接种天花疫苗的人要认真考虑接种的可行性,但服用免疫抑制剂人群不适合接种天花疫苗。
四、护理感染者或处理从其身上所获取样本的医护人员必须遵循一般预防措施。
我国在抗击新冠病毒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防疫经验,“清零”策略恰恰是猴痘病毒的克星,而且,猴痘病毒的传播能力还远不如新冠,我们只要遵循常规的防疫方略,猴痘病毒对我们便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对欧美来说,情况可能就不那么乐观了,让我们静观其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