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张云鹰20年历任深圳三所学校校长,她只做这一件事
2024-11-20 12:10

用开放的视野,审视我们的基础教育;用开放的胸怀,迎接现代社会的挑战;用开放的思维,去除教育的封闭与保守;用开放的力量,探索开放式教育的创新之路:管理开放、教师开放、德育开放、课程开放、教学开放、评价开放和学校文化开放。

张云鹰20年历任深圳三所学校校长,她只做这一件事

20个年头的校长历程,我孜孜以求、殚精竭虑为了“一件事”:在三所不同的学校探索出一条具有未来教育特征和特区教育特色的“开放式教育”办学模式,从海旺三个年头的实践可见一斑。

智慧源于思想,思想源于探索,探索基于问题。“开放式教育”是对开放时代和教育现状应有的质量要求与价值追求的思考。

(一)源于对开放时代的回应

开放已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各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教育是社会生态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一所学校又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它一方面吸收系统养分,一方面向系统供给养分,这就要求学校个体尽可能对系统开放,催生开放的教育。我提出的命题即是对开放时代的挑战作出的个体应答。

深圳是一座快速兴起的城市,更具开放特质与本性。“来了就是深圳人”不断吸引着新增打工族,他们的城市化程度较低。因而我深深地认识到,一定的社会形态决定着教育形态,深圳缺失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城市开放教育”。不能城市开放了,经济开放了,教育却落后闭塞了。所以,深圳必然产生开放的教育。

(二)源于对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

1.教育本源的追寻

教育的本源是什么?我以为是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自然成长的、身心舒畅的场所,使人的天赋得到自由发展,人的内心获得真正解放。开放式教育理念就是为了人的心灵解放的教育。

2.育人目标的反思

社会转型,教育必须转型,育“人”目标也应与之相适应。开放式教育是培养开放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开放素质的新型人才。它满足开放社会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和现代文明核心素养的人。

3.办学模式的变革

开放式教育意味着教育即“解放”,是探索启蒙和尊重信任,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通过“七大”开放:管理、教师、德育、教学、课程、评价和文化,把诺大的世界变成课程,把丰富的生活引进课堂,改变学校像一座孤岛、课堂像一个狭小纸材盒的办学模式。

(三)源于对教育现实土壤的反省

1.教育内封闭成为发展最大阻碍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还是烙上了规训的印迹:学校的独立性、教学时空的封闭性、学习内容的分割性、组织形式的划一性、评价方式的单一性等,把生命捆绑在铁笼里,把灵魂囚禁在洞穴中。学生的视野狭窄,心胸不开阔,生活呈封闭状态。开放式教育就是打破封闭,打破割裂,让儿童的心灵得到保护,心智更为丰富。

2.教师思维的禁锢与束缚钳制课程改革

长期以来,学校教与学的所有活动围绕着“考试”来组织,评价围绕着“考试”来进行。考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小学为了考上一所好的中学,中学为了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如此循环。教师单一的灌输和授受,思维受到限制。开放式教育的关键就是教师思维的开放。教师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带着问题进课堂、求知识;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合唱”;课堂是师生智慧交汇的场。

(四)创新开放式教育思想

1.辩证统一的思想

开放式教育是诸多教育的辩证统一:

(1)教育目标在社会性和个性方面的辩证统一,即一方面要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一方面要推动其兴趣和个性发展;

(2)教育内容在基础性和选择性方面的辩证统一,即一方面要体现国家意志,一方面体现学校风格;

(3)教育评价在统一性和多元性方面的统一,即一方面体现统一标准,一方面体现个性化标准。

2.概念界定

开放式教育是基于儿童的成长需求,基于儿童的生活世界,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通过建立起各种有效联系沟通和协调统筹机制,推动学校向教育系统内外开放,从而实现人的心灵解放,实现学生在开放的生态中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思想和行动。

3.形态表征

教育管理科学化,教育功能纵深化,教育空间立体化,教育渠道多元化,教育方式多样化,教育手段弹性化,教育评价个性化,师生关系民主化,学校、社会和家庭和谐化。

4.办学模式

把有关教育本质、教育目标、教育过程等高深复杂的理论问题,转化成七大网状式开放领域;提炼出基于儿童成长需求、生活世界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三大理念;总结出思维、内容和方法的三类层次;遵循基础性、选择性、多样性的三个原则;形成了有效的“开放式教育”办学模式,丰富和深化了对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的认识,提升了教育的融合度。

走进海旺三个年头,我通过对开放、开放时代、开放式教育等的比较分析,重新厘清“开放式教育”的内涵、特征、维度和价值追求;采取观察、调研、访谈等方法,构建出适合海旺学校的实践模式,探索其形式、方法与评价指标,形成开放式教育的一般范式,总结起来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期、生长期、发展期,具体内容表现在:

(一)萌芽期:从规范走向解放

(2020.2—2020.12)

我接任海旺恰逢建校十周年,按常理,一所学校的第一个十年是建立、夯实规范;第二个十年是走特色品牌之路。我力图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使海旺初步呈现“开放式教育”生态,并将重点定位于管理开放的运作机制、聚焦教师开放的核心价值观、开展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活动。

1.用“儒法道”智慧开放管理

如何让学校在宝安中心区树立“中心地位”,在开放的管理中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帮助教师克服原有的职业倦怠、发现工作的意义与乐趣?

(1)从《周易》中寻找学校核心价值观。我从《易经》“师”卦和“临”卦的爻辞中提炼出核心价值观——师出以律、教思无穷。

《师》卦的主要精神是指军队必须是正义之师,统帅必须公正,士兵需严于律己、从容应战,因众成势,必能成功。

《易》是哲学,反映事物的普遍性,难道教师队伍不应明确目标、严于律己吗?!

《临》卦指君临天下是件好事,但治国安邦必须遵循正道、上下融恰才是吉利。

也可以理解为抓住良好机遇积极行动,共同开拓新领域,不要错失良机,实事求是地对待一切来临的事物。“泽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即费尽心机地教导人民,拓展为教师以无穷的思想教化学生。

我们还将“孔子、韩非子、老子”请进学校,构建出“儒法道”一体的管理体系:“以人文本”的情感管理;“以法为先”的制度管理;“无为而治”的文化管理。

(2)行政例会走向开放。管理的核心是激发团队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开好每次行政例会尤为重要。一是培训式:对“执行校长”要求做到“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决策”;二是论坛式:确定主题,各自演讲,接受质疑,学术答辩;三是诊断式:周五上午集中听课,及时诊断,破解疑难;四是分享式:读书心得,管理原理,借力生智,增加群体智商。

(3)学校向家庭、社会开放。学校需做重大决策时,邀请主管教育领导、教研员、督学、家长代表、社会知名人士、社区负责人等列席,表达其心声。

2.用“三·三”制模式开放教师

开放始于教师。教师的开放高度决定学生的开放程度。为破解教师个人成长瓶颈,我创立了教师主动发展的长效机制:“三个层次”、“三环道路”和“三维空间”的“三·三”制发展模式:

搭建“三格”层次:根据教师的不同学历、资历和能力,科学划分入格、升格和风格;

铺设“三环”道路:对教师实施分层培养、分类培训,从外环(教学基本功)到中环(教学策略)再上升到内环(教学思想);

构架“三维空间”:为教师创设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空间、实践空间与展示空间。

如实践空间:改进一个实践问题,完成一个辅导案例,上一堂展示课,制作一个电子教案,编制一套试卷,写一篇叙事故事,研究一位名师,研修一本教育书。我们精心打造“十年守望”、“百川讲堂”、“悦读分享”、“轻松驿站”等开放品牌,使教师为自己的履历工作、为学生的未来播种。它不仅关注教师的专业技能,更是指向教师的生存状态,从教师生命整体发展和价值实现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成长路径,激发了教师内驱力。

3.用“个性化”活动开放德育

开放式教育是为了让孩子第二次出生。如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德育如何直面社会问题而不是龟缩在校园的小天地中?

(1)日行七善,全程开放学做人。一是颜善:用微笑与同伴相处;二是言善:讲文明话、说普通话;三是眼善:以善意看待他人,以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善待眼睛;四是心善:敞开心扉,诚恳待人;五是身善:“健康第一”、善待身体;六是食善:不挑食偏食,文明就餐;七是物善:保护环境,节约水电,爱护公物。

(2)校园四节,全能开放发展人。5月创客节—信息素养:小发明、小报告、小演示,提高科技水平;6月艺术节—审美素养:器乐欣赏会、海旺好声音、小戏骨京剧表演,色粉画、漫画、版画、丙烯画、国画、油画、儿童画、版画艺展,提升情趣气质。10月健美节—身心素养:校运会、广播操、韵律操等赛事,感受健美乐趣;11月阅读节—学习素养:讲书中故事、演经典话剧、画绘本作品,全力打造书香校园。

(3)领袖训练营,全力开放塑造人。利用SLTP“校园领袖训练营”,打开校园“围墙”,打破原有班级界限,年级交叉分组,开设领袖角色体验、任务挑战、成果分享等开放课程;经历“领导自己、引领他人、服务学校、回归社会”四个阶段;认识领导知人善用的角色、理解领袖敢为人先的特质,发现天性之我、心灵之我和社会之我。

(二)生长期:从封闭走向开放

(2021.1—2021.12)

管理和教师的开放是开放式教育的支持系统。教学与课程的开放就是其重要的实践系统,也是核心生长点。如何实现国家课程改革的“三部曲”?解决“三维目标”的割裂;实现课程目标的科学化、具体化;体现课程改革的时代性——指向育人,真正落实“立德树人”。

学科素养培育带来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1.用“三大”元素强化开放教学

开放式教学从根本上解除一本教材、一间教室、一位教师、一种模式、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单一教学,鼓励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允许有多元的思考、不同的答案,它是飘扬“人”的旗帜的课堂,是师生的共舞。如何打造一个开放的课堂?如何使学生所学的学习主题与现实问题对接?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关注更广阔的外部世界?

(1)学科之间的开放。开放式教学是构建以活动、体验、问题多元形式为特征的个性化教学。它采用活动式、游戏式、体验式、问题式、个性化和综合化,注重学科知识的整体关联;打开学科边界,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贯通。这个教学理念与实践顺应了今年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教材内容形式的开放。一是鼓励教师对教材整合,探索课内内容向课外内容的开放;二是创新学科活动化教学:语文活动课使用我设计的一至六年级84个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数学活动课选择数学问题,将教、学、动有机结合,使用由唐翠娥老师牵头开发的活动课,它体现“问题情境-数学建模-形成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英语活动课以深圳英语教材和朗文香港教材为依据,共设计了70个活动,内容与教材同步,并适度拓展,实践性和操作性强;三是调动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建立网上通道,实施“云”课堂的线上线下教学开放;四是尝试年级之间的学生学习环境互换,扩大学生交往圈;鼓励教师自主选择教学空间。

(3)向生活、自然、社会开放。以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为主,过渡并落实到学生与家长以及社会的交流,主张教学向社会、自然、生活开放,建立开放的“大学科”、“大课堂”,使学习探究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拓展到社会。

2.用“配方”原理构建开放课程

我提出的“配方课程”是从“体系构建”转向“适性需求”,立足实践,面向全体,属3.0课程层次,呈“巢状”发展,不仅带给学生广泛的成长空间,也给教师成长提供了资源动力。配方课程不仅为课程配方,更是为人生配方。它丰富了中国特色校本课程理论,解决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难题,奠基学生坚实的品格基础、能力基础以及终身发展的基础。

(1)为什么叫“配方课程”?一是源于多元智能理论,最直接的理解就是课程也如中医,需要“对症”下药;二是“配方”需要师生双向“匹配”:有些课程教师根据自己特长开设;有些课程根据学生个性需求而开;有些课程师生共同开发;三是“配方”与育人目标“相匹配”。

(2)把“配方”当成真正的“课程”做。一是准入鉴定:开课者需将课程目标内容、招生范围、所需课时、具体实施、保障措施等,提交学校“专家委员会”现场陈述、答辩,通过论证会后方可实施;二是走课制度:小学每周四下午是学生参加68项课程的活动时间,中学是每周三下午学生参加39项课程,现已实现教师开课率和学生参与率两个100%;三是考核评价:采用入格、合格、升格、出格、风格“五星级”评价法,发给“学业证书”。

(3)课程教师的“开放”。所配的“方”,即所开的课。学校教师是主体,家长义工和有专长的社会人士为课程补充。海旺国家课程与配方课程内容如下 :

(三)发展期:从应试走向素养

(2022.1—2022.12)

这一时期,关键在于构建评价和文化的开放,使得学校教育向自我教育转化。参与式、发展式和形成性评价撬动了评价改革,评价指标、程序、框架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内容多样,形式多变,改变了一张试卷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弊端,实现了核心素养评价标准“软着陆”。

1.用价值导向实现评价开放

我们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要具备哪些素养?如何检验开放式教学?等等,都涉及评价问题。

(1)一张试卷评价学生是狭隘的。过去一谈评价就是考试和比赛,开放式教育强调的是全人的发展,是整体素养提升。我们不仅关注教师教学目标、内容、形式的开放程度;更考量学生的阅读量、社会研学及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我们探索低年级学生“综合素养大闯关”等评价形式。

(2)评价主体开放多元。自我评价、他人评价;量化评价、定性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家长促评,对自身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及时调整,促成相互学习,加强孩子与父母间的沟通了解。

(3)“素养币”成长平台。利用互联网和微信,家校携手,以评促养。评价结果以学生喜欢的微信游戏化(种植和装扮果园)、娱乐化(素养币积分)呈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2.用理想信念推动文化开放

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学校文化的体现者、创造者和传播者。

(1)铸就共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践行“师出以律,教思无穷”的核心价值观,实施“名师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战略,打造“团队的成就就是我的成就”。

(2)塑造有文化品质的团队。培养一支“有领袖气质、有开阔视野、有表率力量”的管理团队;锻炼一支“崇尚科学、坚定执行、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争第一”的教师队伍;赢得一支“文明表率、合作共赢”的家长助教。

(3)构建开放有质的文化范式。建设“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人靠考核,管事靠效益”的管理文化;倡导“道德自律,工作自励”、“献出个体经验、送你集体智慧”的团队文化;培育“生活因读书而精彩”的读书文化;打造“课始情生、课中情浓、课后情未了”的课堂文化;创设“问题即专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讲堂文化。

(4)营造开放的校园环境。我在开放式环境设计上煞费苦心:一是设计目标重在“育人”:建筑物名与校训“大爱无疆”相呼应:兼爱楼、道爱楼、礼爱楼、圣爱阁、育爱亭等;设计思想“开放”:开放的阅览空间、开放的课程场所、开放的楼层色彩……二是设计原则追求“独特”:书韵园、乐憩台、听雨轩、书画廊、清风池、竹林道、静思斋、开放式秀场等,彰显原创性、唯一性和观赏性;三是设计表达形成“开放”:环境的“形、色、韵”,弥漫教育气息,渗透儿童情趣,拥有育人力量,集中反映了学校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学校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一)办学效益明显提升

开放式教育活动有声有色,初步实现了学校没有“围墙”,课程没有“边界”,教学不是“灌输”,儿童就是“儿童”的教育生态。

这三年学校获得集体荣誉或集体表彰总计19项。其中包括: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深圳市科创特色示范学校、深圳市阅读特色学校年度奖、深圳市首届青少年智慧城市论坛优秀组织单位、首批宝安区教育国际化特色学校、宝安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百佳创新校园”、广东省中小学阅读活动先进单位等;承办国家级开放式课程与教学展示活动、省级开放式德育活动等,学校中考成绩与小学抽考质量均创建校新高,获得区超越奖;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现代样本。

(二)教师能力有效增强

开放式教育教学培养及锻炼了一批有思想智慧、有创新激情、有开放胸怀的教师。

这支队伍充满激情与活力,接待了来自全省班主任专业发展培训会、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会,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名校长考察团、安徽省名师工作室发展联盟研修等观摩研讨活动。

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广州、珠海、佛山、东莞、中山、韶关、江门等地校长和教师仍然走进海旺挂职学习。

我们还承办了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识字写作教学暨阅读、习作教学观摩研讨会、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观摩研讨会、全国中小学德育干部和班主任专业素养修炼与实践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跟岗学习以及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学校教学计划和教育管理实践探索”培训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极大促进了我省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和办学模式的交流以及契合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开放式教育”思想的传播和推广。

近三年来,教师每年都有获奖论文、教案、案例和大规模现场观摩教学;在教学比赛、基本功大赛、教学资源包征集、课本剧征集中均获佳绩;师生总计获得区级以上荣誉达2200多人次。

(三)学生素养全面发展

开放式教育孕育了一群落落大方、自然真实、个性灵动、充满情趣的现代学生。从自信的容颜到从容的举止,从规定的秩序到开放的状态。语文阅读兴趣、写作能力显著提升,今年语文中考A加率达到9.2%,远超5%的获奖要求;学生英语口语、戏剧表演彰显了现代人的风采;班级器乐、说唱、舞蹈等艺术表演,尤其是班级合唱居全市一流水平;学生的版画、油画、儿童创意画以及书法点缀在校园各个角落,赢得了众人的口碑;创客、机器人、信息技术等各项比赛更是享誉全国,王珑宇、胡家倬设计制作的发明作品“共享雨衣箱”获得专利奖;钱恒宇,周冰芊发明作品“语音智能分类垃圾桶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海旺学生发明的“智能地球仪”“随人体移动的手机架”“具有路况险情监测报警的手机托架”在第十四届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获一金二银,学校获创新型学校荣誉称号。

开放式开放式教育打通教育空间,研究探索课、走班选修课、学困特需生特色课,不断推陈出新,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学习平台;打开自我封闭的圆,利用家校网络平台、智慧校园体验室、社区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无处不在、无处不能的“教育源”。

我们在研究与探索中发现,没有对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校课程建设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强基固本,就不能很好地开放办学。“七大”开放领域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和谐共生,彰显和夯实着教育的开放性。遗憾的是海旺学校教育内部开放的成熟期与推广期我已无法预测,尤其是教师思想的开放是否能延续,以迎接开放未来的挑战。

当然,开放式教育不仅是学校开放,社会的各领域都应向学校开放。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科技领域、军事领域、农业领域、工业领域、商业领域,尤其是文化领域,更应向学校向学生开放。唯有开放才有发展;唯有开放才有生命力。这不只是经济界等社会各界发展的真谛,同样,也是教育界发展的真理!

作者简介:张云鹰,广东省首批教授级正高教师,语文特级教师,广东省督学专家,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曾荣获“全国优秀校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劳动模范”“深圳市首批名校长”“深圳市教书育人模范”等称号,科研成果曾荣获广东省一等奖、国家级首届基础教育成果评审二等奖。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教育智慧与学校创新》《张云鹰与开放式教育》《通往卓越—— 一个深圳校长的教育人生》《开放式配方课程》等专著15本,在《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教师月刊》等刊物发表文章200余篇,应邀在全国各地讲学500余场。曾任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中心小学校长、坪洲小学校长、海旺学校校长。

她是“开放式教育”的开创者——郭其俊评著名校长张云鹰

引子

“没有比人生更难的艺术了,因为其它艺术都有老师,而人生则没有。”

2019年底,张云鹰校长送我关于她口述史的一本书:《通往卓越:一个深圳校长的教育人生》 。

当我从她手上接过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封面上的五张照片。

美国学者普遍认为:“摄影不是瞬间的一个定格,而是故事的一个部分。”

塔克曼曾言:“眼睛说话的雄辩和真实,胜过于言语。”

说实话,照片尤其是照片上不同时代张云鹰的眼神,让我瞬间就被带入并沉思了许久。

从照片中,我能读出张云鹰:童年时代的好奇和紧觉、少年时代的清纯和羞涩、青年时代的亮丽和妩媚、中年时代的成熟和韵味以及后中年时代坚强和梦想。

尽管青年时代是每一个人的人生高峰,但从“完整的人生”意义上来思考,不禁想起余秋雨先生在《山居笔记·小引》中说过的那段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从出生地出发,越走越远。一出生便是自己,由此开始的人生就是要让自己与种种异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可能丧失自己,也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把自己找回。”

五张照片上下错落有致的排列,让我感悟到张云鹰走的是一条“在更高层面上把勇敢的自己找回”的人生之旅。

人物

▲张云鹰,深圳市宝安区海旺学校校长,著名特级教师、首批小学语文正高级教师、教育部远程教育特聘专家,是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的获得者,多次应邀在语文出版社、“现代与经典”、“千课万人”等全国性作文教学活动中执教公开课,潜心研究、探索“开放式教育”,相关成果荣获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评论

▲郭其俊,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副理事长,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院长、教科院及附属学校党委书记,著名特级教师,首批正高级教师,曾任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南京市宁海中学校长等职,是全国中小学百名优秀明星校长,深圳市首位"百万年薪"公立高中校长和公立教科院院长,也是《人民教育》2014年向全国重点推介的高中校长。

初读·趣闻

“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口述史是人说过和做过事情的记忆。”

由于五张照片的驱动以及口述史本身的可读性,第二天我便把张云鹰校长的《通往卓越:一个深圳校长的教育人生》读完了 。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其中一定共同有一个充满趣闻、故事的哈姆莱特。”

初读阶段,和通常的读者一样,我读到的无非也是书中的奇闻异事和曲折故事,知道她有一个不确定的出生和不完美的婚姻。特别是她叙述和她丈夫之间“从相识、恋爱到结婚,从相知、纠结到离婚,从相离、变化到丈夫过世,从相掩、反思到释然”的心路历程,可以说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

口述史原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普遍应用于民间可能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

口述史一般不需要文本化,因为文本化后,可能脱离特定时空人物故事的语境,失去面对面的、真人真事的亲切和鲜活。但又必须经过文本化之后,才能实现其学术价值,这也许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悖论。

在教育界,很少有人口述自己的历史,因为一直以来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的定位,使我们总是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世人。

其实,完美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

要不要把自己不完美的一面展示给世人呢?

张云鹰说:“我也有过犹豫,但我又是一个崇尚‘为人求真、为学求是’的人,如果这些都隐去,这本书就失去了口述史最基本的要求 ——真实。为此我还专门跟儿子探讨过,他也支持我写,说他能接受。另一方面,我是‘开放式教育’的开创者,如果自己都没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对不完美的一面遮遮掩掩,那是言行不一,跟我研究、探索、实践的教育理念不吻合。”

她说,想通了也就释然了,人活一辈子,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张云鹰把不完美的自己和人生展示给众生,定义了一个一个勇敢的自己,更是定义了一个“不完美中完美的自己”。

正如俞敏洪先生所说:“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不足、缺陷和缺点的奋斗。”

再读·灵魂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有一天,我把张云鹰口述史的书带回家,在把书发进书柜前,又把书翻一遍,那时有一个问题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在书中能够溯源到张云鹰性格和精神形成的源头呢?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我应景一句:“播下一个土壤,收获一种环境;播下一个环境,收获一种行动。”

因为,说到底,人都是环境的产物。

张云鹰从小居住在向警予故居,就读于警予学校,并且和向警予的后辈相熟。

“小时候我梦见过向警予,醒来后非常开心,到处‘炫耀’,大家都很羡慕我。”张云鹰喜欢跟别人说这个梦,在书中也写到了这个梦。

我想,向警予不仅是张云鹰的偶像明星,而且像是张云鹰“梦中的亲人”。

今天的年轻人似乎很能那样深刻地理解革命烈士了,除了我们的德育低效外,关键是缺少能够深刻理解革命烈士的环境。

向警予当年挨家挨户劝学(尤其是劝女生放脚上学)、不收学费让每个孩子读书的故事和向改造社会、破旧布新的革命情怀深深感动了张云鹰,让她陷入其中久久不能走出。

教育人相对容易理解:“叛逆是开放和个性的基因”。

张云鹰说:“向警予传奇经历中有其鲜明的叛逆性格,她的逃婚经历、和毛泽东一起闹革命、与蔡和森结成革命伴侣的浪漫故事以及33岁在武汉英勇就义的人生结局,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触动。”

毫无疑问,张云鹰身上有这种叛逆的性格。

张云鹰说:“我非常欣赏向警予的果敢,她短暂而光芒四射的一生,传递给我无穷的精神力量。向警予‘清醒的认识让她在该做改变的时候从不犹豫且能正确选择’,这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在我几十年的人生中,‘选择’是一个频繁出现的词语,也是我一步步走到现在的推动力。”

在湖南人的字典中:“辣是果敢的代名词”。

张云鹰身上也有这股“辣劲”。

张云鹰说:“我所理解的‘辣’,就是永不服输、不甘示弱、敢闯敢试。不管是从湖南到广东来闯荡,还是这些年对开放式教育的探索,都是这种辣劲使然。我的所谓‘辣’的个性,只是更希望活出自己的样貌,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突然间,我也很喜欢这个“辣”字。

作为一名研究者,我所能理解到的“辣”,乃是:“一种‘尊重选择,一旦选择了,便勇往直前、毫不后悔’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不懈追求,尽管明白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和完美的自己,也要追求绝对真理和完美自己’的执着精神;是一种‘敢于牺牲,即使牺牲,能够闻道(天下太平)也死不足惜’的革命气魄。”因为“辣”,让不少人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都说湘女多情,湘女多的不仅是温柔、体贴和娴淑之情意,更有果敢、坚韧和担当之情义。

三读·生命

“口述史有自己的生命,它不同于人,但又像人一样既亲和又自尊。”

2022年春节期间,我想写一篇关于张云鹰的评论,不知不觉之中,又把张云鹰的口述史的书翻一遍,这时我思考的问题变成:这本口述史所承载的生命价值究竟是什么?

著名学者张文质认为:“口述史这种对生命的重新理解,它所做的实际上是心灵安顿的工作,而安顿心灵,这是人一生的课题。”

“安顿心灵”,对于我们这些南漂的人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正所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张云鹰说:“古人常好自写传略,借以遣兴。我也已过‘天命之年’,尝尽人间百味,也常有这样的念头,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希望给读者一些启迪,也给自己和儿孙们一个交代。”

不少教育人都评价了这本口述史所承载的生命价值。

当代教育名家顾明远先生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写道:“张云鹰的人生经历和时代发展密切相连,其间也遭遇了很多不幸,充满了波折与艰辛。她凭着韧性、毅力和坚强的性格,克服了艰难险阻,特别是找到了人生的归宿——对教育的爱,从而走出阴影,走向充满阳光的教育大地。从她朴实深情的娓娓叙述中,不仅看到一个不平常的女子成长的故事,而且也窥探到她从一位普通教师如何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实践教育家’。”

语文名师周一贯说:“如果人这半辈子的相遇都是碎片式的‘零存’的话,那么,像张云鹰这样写出自己的教育人生,便是一次有意义的、系统性的‘整取’。当我在恭读她的这笔‘整取’时,明显地感受到她是一位要把‘育人追求大写到底的师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林茶居认为,这本书首先是一个“情感文本”,以情感推动故事,引发意义;其次才是读者意义上的“故事文本”和学术意义上的“教育学文本” ,这是它与其他教育类著作的最大不同。

在我心中,这本口述史所承载的生命价值是什么呢?

根据著名学者周国平先生的理论,“好的人生”要分为三个层面来探讨。第一个层面是世俗层面,即“如何活得幸福和变得优秀”;第二个层面精神层面的,即“道德和信仰”,在达到了幸福舒适满意的生活之后,还需要有尊严;第三个层面是终极层面或者是悲剧性层面,必须面对“生死问题”。

写口述史,应该是张云鹰在第二个层面之上的人生思考、追求和行动,承载着张云鹰略带英雄主义色彩的生命价值。

“因为世界上只有一种伟大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命的悲剧性特性以后,依然把这种悲剧性特性以宏大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

探索

“教育开放的时候,生命和事业便欣欣向荣。”

“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不仅意味着对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等全部要素的开放。

1999年,“开放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领域诞生,其被定义为以学习者为中心,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实施本专科学历教育,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可学可考”终身教育价值理念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2年,著名学者朱永新开始开展“新教育”的草根实验,其“营造书香校园、聆听窗外声音、建设数码社区”等核心行动,是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领域“开放教育”的萌芽。

每个教育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个他自己最喜欢的词语。

如果发现了这个词语以后,再持之以恒地用之于教育之中或者教学之中,便成了他人生的教育主题或者教学主张。

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家乡的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先生,她最喜欢“情境”二字,从事教育60多年中,有40多年在研究、探索“情境教学”和“情境教育”,构建了儿童“情景学习”的范式。

后来,全国著名校长、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受其启发,终生研究、探索“情智教育”。

命中注定“开放式”与张云鹰有缘,仿佛“开放式”就是她的别名。

2003年,张云鹰率先在小学教育领域,开始以“改革”为导向、以“开放”为灵魂、以“为了儿童心灵的自由解放”为目标,开展了“开放式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近20年矢志不渝的努力和追求,张云鹰带领她的团队,历经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内容重构和模式重建,成功构建包含开放式管理、开放式德育、开放式教学、开放式课程、开放式培训、开放式文化等的“开放式教育”体系。

“惟有开放的教育,才能切合开放的时代和社会。”

2018年17日至18日,《人民教育》校长年会在深圳市坪洲小学举行。年会期间,张云鹰关于开放式文化的主题报告,以及基于开放式教育理念而为学生量身定制的配方课程展示,赢得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位校长一致点赞。

在不少学校靠增加师生负担仍然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学得很痛苦、老师教的很艰苦、家长陪得很辛苦”的“三苦现象”普遍存在的背景下,张云鹰“开放式教育”体系中的“开放式教学”不失为 “落实双减、提质增效”的先手棋,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靠增加师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似叶上施肥;创开放式教学‘落实双减、提质增效’,如根上浇水。”

张云鹰在“开放式教学”实践中倡导学科融合与贯通,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有益整合,建立开放的“大学科”、“大课堂”,实现学科教学向自然、向社会、向生活开放,使学习探究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实现减负提质增效,促进学生自由生长。

“我写故我在。”

为了学生生命的自由呼吸、自主成长,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作文。

在“开放式作文教学”方面,张云鹰更是有独到的心得。其“开放式作文教学”的主张是:育人是作文的目的,情感是作文的灵魂,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思维是作文的关键,表达是作文的难点。

张云鹰在作文教学中强调:作文主体要“解放”,作文是以学生生命的表达、沟通,情感的流露、滋润为本;作文实践要“粗放”,学生作文呈现“实话实说”、“敢想敢说”的理想生态;表达交流要“奔放”,追求“说真话、吐真情、做真事、写真心”写作理想境界;课内课外要“竞放”,树立作文教学的大课堂观,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向社会;“自由表达”与“规则指导”要“齐放”,这种“规则指导”不是封闭的、僵化的,是在“阅读”教学中习得写作规则,“开放”的自由表达同样是它的生命所在。

张云鹰认为,“开放式作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是“开放”,对儿童作文来说,尤其是如此。因为,所有的作文,都只能是作文主体写他的自得之见,抒他的自身之情,用他的自由之笔,说他的自在之趣,显他的自我之态。所以,“开放式作文教学”从作文内容、体裁、表达等要求上略高于常规的“习作教学”,在“开放”之“作”上做文章,应是小学作文教学革命的灵魂所在。

中国教育学会小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崔峦先生认为:“张云鹰的开放式作文教学致力于克服习作教学凝固、封闭、僵化、低效的弊端,建设灵活、开放、务实、高效的作文教学。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坚信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定能实现写作能力的自动化;又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学生普遍爱写作、会写作、享受写作。张老师的开放式作文教学,分明写着这么几个关键词:相信学生,全面开放,联通生活,作中扶帮。此项教学实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指导水平和学生的作文水平,这就是开放式作文教学的成功的奥秘!”

后记

“体验是最好的理解方式。”

随着评论著名校长(他们当中不少都是著名特级教师)次数的增多,也越来越理解“华夏第一校长、第一才子:孔子”了... ...

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王珺,“半生故事一本书 :深圳校长张云鹰和她的口述史“ 2019-12-09

《宝安日报》,“十五年执着于开放式教育,只为儿童心灵的自由解放”2018-11-27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

延伸阅读:

张云鹰:冷言暖世——教育自传《通往卓越》后记

张云鹰:只为一次炽烈的绽放

张云鹰:探索用五年时间完成小学六年的教学任务

张云鹰|构建学校美学格局:让师生享受生命的美好

张云鹰:煤油灯下的教育岁月

张云鹰:今生有幸与养父相遇——我和父亲的那些旧事

张云鹰:那个年代,我们不用“双减”

张云鹰|一个60后的芳华时代:没有饥饿和困苦的记忆,有多特别而珍贵?

张云鹰:我在《易经》里找到了办学的灵魂,没有人是天生的优秀教师!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张云鹰20年历任深圳三所学校校长,她只做这一件事】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fhzcwj.xhstdz.com/quote/80919.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fhzcwj.xhstdz.com/mobile/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